为什么在硬件设计、工业设计、平面设计中,我们追求极致,但是小程序设计中却不追求极致呢?或者说很少人愿意去追求极致呢?其一,小程序在“远方”,不是在手边。为什么手机、电脑、小程序,我们都追求设计的精细和极致,但是小程序却不。一个原因是前
如果将手机系统、硬件设计、工业设计、小程序设计放在一起进行比较,小程序设计较为“粗糙”。如果说极致、精工、用户体验是设计的追求的话,小程序设计显得有些不思进取,并且这种不思进取似乎还在延续。
提及设计追求,不能不提到苹果。乔布斯领导下的苹果,让消费者第一次真切感受到设计的魅力。“这样的设计太棒了,这样的产品太牛了”。这样的赞语给乔布斯时代的苹果是不为过的。说乔布斯时代的苹果设计,是追求极致的,这恐怕没人反对。但是,苹果的官网,至今还是给人粗劣之感。
为什么在硬件设计、工业设计、平面设计中,我们追求极致,但是小程序设计中却不追求极致呢?或者说很少人愿意去追求极致呢?
其一,小程序在“远方”,不是在手边。为什么手机、电脑、小程序,我们都追求设计的精细和极致,但是小程序却不。一个原因是前者,我们经常看到,是手边之物,但是小程序不同,只有在需要的时候才会打开。我们不会让电脑或者手机永远停留在一个小程序上。
因为这一原因,我们对一个小程序图标设计的重视程度要远远超过对一个小程序上的LOGO的重视程度。
其二,小程序已经成为了“快消品”,而不是“缺品”。例如,我们很少会关注薯片的外包装设计,更注重薯片的味道。但是我们会非常关心化妆品的外观和包装,例如口红,往往是外包装吸引冲动型用户购买。小程序就是快消品,比起图标、美观,用户更加关心是否获得了需要的内容。
其三,小程序太容易被替代。假设两个企业销售同样的商品,一个小程序大气、美观,另一个小程序平庸、一般,并不是好看的小程序总是吸引到访客。因为小程序数量跳过庞大,所以,用户的选择性就很多,而好的设计都是建立在有限选择的基础之上。